“Tell me about yourself” or “介紹自己” 是面試中最常被問到的第一個問題。十次有九次,面試官都是以這個問題開始一個面試。
很多求職者都有困難應付這個問題,因為:
1. 不知道該說什麼
2. 不知道應該加入多少細節
3. 不知道那些方面對面試官重要
這些都是合理的原因,因為問題本質都相當開放,基本上答什麼也可以。然而,這是你在未來雇主面前做的第一個小型演講,拿第一個印象,所以不好的答案代價可以非常大。也因為這些原因,Google裡搜索最多的面試問題正是這個!
其實回答這問題時有什麼技巧?應該說什麼來打動面試官?
以我的經驗,很多求職者都喜歡用以下典型的結構答案:
名字
現在的工作、職稱、職責、知識、技能和成就
之前的工作、職稱、職責、知識、技能和成就
之前的工作、職稱、職責、知識、技能和成就
再說為什麼要想離開
再說為什麼想入新公司
再說為什麼有什麼技能適合新工作
都是正常的答案,非常豐富充滿事實。
但不知道大家用這個方式回答時,一分鐘後有沒有留意到面試官是否還留心聽,或是已經在做其他事,或是示意希望你快點答完?
很可能大部分都是後者!
其實這個回答方式除了很悶 (因為每個人都這麼做)之外,很多時候都太多資訊太hard-sell。大家有沒有試過與人初次見面時,對方一開始說話就不停hard-sell?你的感受是如何?討厭?不想聽?用太多信息轟炸面試官,他們不僅會不記得任何細節,而且如果你提供的資訊不相關,或者你的演講能力差,面試官真的只想你立即停止說話。
當面試官希望你停止說話時,他們的身體語言會顯示出來,你一定可以注意到。
最糟糕的情況就是面試官中斷回答要求你停下來。
第一印象做的不好,需要很多努力來扭轉。
當我指導求職者準備這答案時,我永遠都鼓勵他們從溝通技巧和建立關係的角度出發。我總會說 “Think People” - 想想究竟你在和誰說話,想想究竟面試官想聽到什麼,應該用什麼方法讓他們認識你的性格、背景、信念或價值觀。
什麼是 “Think People”?
為了有效的溝通,我們必須先了解正在與誰交談,並從對方的思考角度出發。當開始從對方的思考角度出發,便會注意你想說的話與對方(面試官)想聽到的內容其實分別可以很大。
見工面試的意義並不在於說服面試官有能力達到工作要求,而是告訴他們你是一個可以合作愉快的夥伴。內心深處,雇主都希望聘用一個自己喜歡,有自信,積極,願意學習和有趣的人 - 好像認識一個朋友一樣。
公司大部分都是團隊運作,如果你不能 “融入” 或貢獻,畢竟沒必要雇用你。是的,你的技能和知識故其重要,但你的態度更加重要。
而這些正是面試官希望你介紹自己時告訴他們的東西。
明白這道理後,接下來就是構建答案內容向面試官展示這些正面的態度,真心讓他們感到興趣並希望更深入認識你。最後當掌握了內容,接下來的任務就是增強你的演講技巧,使整體答案充滿活力,積極和迷人 - 好像說一個故事一樣。
所以不要再用無限資訊數字轟炸面試官,應該尊重他們,把他們視為將來與你工作的同事。
每一次告訴求職者以這種方式來思考問題時,100%他們之後都明白為什麼回答內容需要有結構、合邏輯、高質素和不要太長。
從求職者那裡聽過最好的反饋就是,當他們能夠與面試官建立最初的聯繫時,面試官表現出更熱情。通過打破最初的溝通障礙,他們之間相互尊重和理解,使面試變成了一個持續近1.5小時的愉快對話。
答案內容並不像他想像中那麼重要,相反最重要是他投射的個人整體形象。
這位朋友表示,他曾經用很多心血將面試答案把最優秀的數據事實集合表達出來,希望將所有證據都傳遞給面試官,說服他自己有能力是個”識做的人”。可惜,與面試官建立的聯繫並不像那些數據事實那麼深刻,當然也沒有給他任何“優先聘請權“。
現在他明白“做自己”的真正含義了。再去見工時他選擇用心與他遇到的人建立融洽關係,而不是試圖 hard-sell。用全新的方向介紹自己後,他說面試官明顯有不同的反應 - 他們微笑著點頭,留心看著他,而不是低頭看文件。
找獲聘機會不再是問題,問題反而是選擇合適的工作,這些他說會跟他的career coach 討論。
原來自己想說的和面試官想聽的,分別可以很大。從他們的思想角度出發,想想應該用什麼方法讓他們認識你吧。
最後總結一下,面試官問“介紹一下你自己”時真正想知道的是:
- 你有自信,積極,樂於學習
- 有趣和是愉快的工作夥伴
- 有相關知識技能,但更重要是你能夠 “適應”
- 一個良好的溝通者,可以在團隊貢獻
希望大家想過這機點後,能夠有啟發令再從新思考這個問題,其實看起來並不是那麼困難。
Kommentare